我國在運核電機組達53臺 在建核電機組數全球第一
中國核學會理事長王壽君在1日舉行的第23屆太平洋地區核能大會上介紹,截至2022年6月,我國在運核電機組53臺,在建核電機組23臺,在建核電機組數為全球第一。今年已核準10臺核電機組。預計未來五年,我國將進一步加快擴大裝機規模,保持每年6至8臺核電機組的核準開工節奏,核能發電量也將大幅增加。預計到2035年,我國核電在總發電量中的占比將達到10%左右。
據了解,我國在運核電機組裝機容量達5500多萬千瓦,其中近10年新投運機組39臺;我國在建及已核準機組28臺,裝機容量約3300萬千瓦;在運在建機組數合計81臺,裝機合計約8800萬千瓦。2021年,我國核電發電量4075億千瓦時,相當于減少標煤12億噸,減排二氧化碳32億噸。我國的核電設計、建造和裝備制造能力快速提升,多個核能供暖等綜合利用工程積極推進。
目前,我國的核電技術和產業已經完成從二代向三代的轉型升級。華龍一號技術國內外首堆項目均已全面建成,并投入商業運行。國和一號技術示范工程和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,正在有序推進,有望在2023年建成投運。小型堆等新一代核能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也在加快推進。
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,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。這為未來我國核電發展指明了方向、提出了要求。
“面向未來,中國核能及核燃料循環技術也將繼續保持較高的研發投入,以促進新的技術創新,為全球核能發展作出貢獻。”王壽君說。
據了解,本屆大會主題為“核能創新·零碳未來”,由中國核學會主辦。“太平洋地區核能大會”是由太平洋核理事會發起舉辦的全球性學術和產業研討會,每兩年一屆,已經成為全球核能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盛會之一。太平洋核理事會由中國核學會、美國核學會、韓國核學會、日本原子能學會、澳大利亞核學會等環太平洋國家/地區核學會/協會組成。(陳瑜)
推薦
直播更多》
-
保持全國首位 廣東累計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突破24.8萬件
截至今年8月底,廣東省發明專利有效量50...
-
保持全國首位 廣東累計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突破24.8萬件
截至今年8月底,廣東省發明專利有效量50...
-
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達1.96億噸 累計成交額超85.8億元
在生態環境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,生態...
-
俄羅斯科學家研究發現 青蛙異常變形原因或與水陸兩棲寄生蟲有關
俄羅斯研究人員發現,受水陸兩棲寄生蟲...
-
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研究員盤和林:堅持“脫虛向實”增強數字經濟發展原動力
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...
-
整合信息技術優勢 南通打造“智慧農業”助力鄉村振興
近日,在江蘇省南通市都市農業公園,眾...